在部队飞机检修这个特殊的岗位上,王康宏养成了对安全高度敏感和对工作极致专注的习惯,这些特点让他在进入公司从事化工生产工作时如虎添翼。
装置的“活地图”
在芳烃厂二甲苯联合装置,提起老班长王康宏,无人不竖起大拇指。他曾在部队服役14年,从事飞机检修工作,可以说是“托起战鹰的战士”。从部队到芳烃厂,从飞机检修到化工操作,王康宏将在部队中养成的好习惯完美地融入到化工生产中,特别是在装置的公用工程系统方面,他被大家叫做“活地图”。
公用工程管线隐蔽而繁琐,许多细枝末节的辅助管线在流程图上并未标明,但王康宏都了然于心。在2022年公司大修中,需要对停运的5500#甲苯择形歧化单元进行工艺处理,但该单元已停运多年,车间熟知此流程的人大多已调离原岗位,处理起来困难重重。但王康宏没有被难倒。他带领年轻工艺员攀登设备、管廊等高远点,反复查找模糊的流程,一笔一画手绘详细的流程图,确保任何环节都不出错,最终成功带领班组提前完成了工艺处理任务。
现场的“夜行者”
2023年的冬季,一场寒潮突袭了南京。在一个寒冷的冬夜,内操汇报二甲苯成品塔进料流量计显示为零,王康宏立马意识到是因气温过低使该表发生了冻凝,此表是控制对二甲苯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的一块仪表,情况紧急,不容耽误。
王康宏没有多想,迅速系好安全带,打着手电筒爬上管廊,用蒸汽对导压管进行吹扫解冻,他顶着刺骨的寒风,反复确认处理效果。近两小时后,仪表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行,保障了装置的安稳生产。从管廊下来,王康宏的鬓角已经结霜变得斑白,但是看到仪表平稳的曲线,他欣慰地笑了:“这种时候,我们就得拼尽全力。保护装置运行,容不得一点差错。”
青年的“引路人”
近年来,王康宏多了一群年轻徒弟,每天中午,总能看见他带着一群年轻人穿梭在装置里。他把复杂的流程拆分成简明易懂的一个个小流程传授给徒弟,待徒弟对小流程理解透彻后,王康宏再穿针引线将这些流程串联起来帮助他们掌握。在他的帮助下,装置内多名青年员工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春去秋来,王康宏带出了许多徒弟,他常常告诫他们:“技术可以教,但责任感和认真是要自己领悟的。”
王康宏用28年的执着与坚守,诠释了什么是“匠心传承,薪火相传”。从托举战鹰到守护装置,王康宏的精神激励着年轻员工。
同事眼中的他:
他亦师亦父,我从家乡来到南京这几年,是王师傅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,作为徒弟,我一定会将师傅刻苦的精神传承下去。 —— 刘 耀
老王,芳烃厂提起他没人不佩服的,他是装置的定海神针,是丁班的班魂。 —— 张桧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