庞晓东:晨光中的守护者

​      在公司危化品运输战线,有这样一个人,他从事装车工作十年来,始终秉持“装百车如同装一车”的安全理念,守护着每一次装车的平安,公司标兵的荣誉是对他最好的肯定。

   清晨7点半,当阳光洒在贮运厂液体装卸作业区的金属管廊上,庞晓东早已站在装车台前。他微微俯身,手指轻触槽车安全阀,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下意识缩了缩指尖,但他却仍一丝不苟地核对着每一处细节——压力表指针是否归零、气源软管接口有无磨损、静电接地线是否牢靠……十年如一日,这些动作早已变成了肌肉记忆。远处,班组成员陆续到岗,望见那道伫立在晨曦中的身影,他们便不自觉地加快脚步。“庞班长装车时候的那股认真劲,装每一车都像装第一车。”老搭档杨明忠搓着手哈气,眼里带着笑意。

刻在骨子里的铁律

  “装车确认表不规范不装车、安全附件不完好不装车、司机押运员不在场不装车。”作业区墙上,醒目的“三不”标语深深烙在庞晓东心里。去年深秋,一辆外地槽车匆忙进厂,司机赔着笑脸:“庞班长,质检单子路上被雨淋糊了,您通融通融?”庞晓东摆摆手,转身从办公室取来塑封的空白表格,一笔一画带着司机重新填写。“字迹糊了,事不能糊。”他声音温和,手上的笔却握得极稳。

 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。有次发现槽车软管接口公差超标,他连续比对了30辆车;为确认一台压力表异常,他独自在装车台守了4个小时……有人笑他较真,他却指着装车班墙上“青年文明号”的奖牌:“二十年的招牌,不能砸在我们手里。”

严管厚爱的天平

  “减员三分之一,作业量翻番。”当这道难题砸向装车班时,庞晓东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。他把装车班人员调配划分表格,拆解细化装车动作,装车时掐着表进行时间估算,与质检部门联动压缩质量分析等待时间,硬是带领班组完成了装卸任务,无一次延误交付。除夕夜,液体装卸作业区新来的外操侯永兴盯着冰冷的阀门急红了眼,突然一双粗粝的手覆上来:“拇指压这里,腕子发力。”庞晓东呵着白气示范,又悄悄把自家带来的暖宝宝塞进年轻人兜里。最让班组成员动容的,是他已经连续9年春节值守,“你们快回去过年吧,我家就两步路,不用管我。”“今晚加班,住市区的先回,别赶不上车了。”当航煤槽车在新春的气氛中准时启程,班组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:“班长,忙完了记得抢红包,给你留着呢。” 

铁面背后的温度

  面对频繁更替的承运商队伍,庞晓东自创的“培训课堂”让司机们又敬又怕。“醋酸和碳九涉及登高作业,由我给大家培训。”在他的细心指导下,承运商们全部通过考核。培训完没一会,庞晓东又带着防爆手机直奔槽车,他的眼睛突然定格在一处阀门的锈迹上:“老刘,你车队的这台车,明天必须停运除锈。”微信群瞬间安静,下一秒却弹出十几条“收到”,承包商们打心底里对庞晓东的细致感到敬佩。

  空闲时间里,他带着承运商到装车台旁边的爱心驿站休息,看着电视上循环播放的事故案例,他开玩笑地说:“你看那个没接地线的车,静电火花‘嗞啦’一冒,司机吓得直接跳车,这可不是拍电影啊!”渐渐地,司机们路过装车台总会跟他打招呼、递水杯,连最皮的年轻司机见了他都会正正安全帽。当新安物流送来的锦旗展开时,他红了脸:“啥优质服务,咱们不就是‘双向奔赴’把活干好么?” 

装车台上的守望

  暮色四合,最后一辆槽车缓缓驶离。庞晓东倚着栏杆,望着尾灯在暮霭中渐行渐远。“每次看到槽车安全驶出,都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安远行……”他感慨道。随后他从怀里摸出磨旧的笔记本,就着路灯写下明日重点——邻苯装车台阀门的防冻措施要升级。

  十年间,他送走的不只是危化品,更是千家万户的安稳生计。那些穿梭于山河之间的槽车,载着他的坚守驶向远方,又在晨曦中带回新的期待。当清晨的阳光再次照亮装车台,那熟悉的身影依然挺立如松,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日复一日将“安全”二字,刻进年轮般的岁月里。

记者手记:

  离开时,我的镜头定格在他的背影,一个在管廊间渐行渐远的蓝色小点,撑起了公司危化品运输的生命线。或许这就是公司“二次创业”的脊梁: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年复一年将责任揉进骨血;不见波澜壮阔,却在每个阀门的旋转中,听见时代的回响。

同事眼中的他:

  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,他都会带我们去现场一一解答,有时候还会教我们一些小窍门,每次请教他以后都会觉得收获满满。    —— 万馨妍

  庞师傅每天7点半就到装车台检查设备状况,了解当日装车计划并做好安排。他装每一辆车都严格仔细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    —— 侯永兴


信息来源: 
2025-03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