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好安全生产的“主人”

化工厂烷基化装置甲班凭借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表现,荣获全国“安康杯”竞赛活动“优胜班组”称号

   3月27日清晨,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映照在化工厂烷基化装置的塔罐上,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员工们正穿梭在复杂的设备和管线间,仔细地检查着一个个阀门、法兰和仪表。查安全隐患,防事故风险,他们用脚步丈量厂区,护航装置平稳运行,筑起安全的“钢铁长城”。不久前,化工厂烷基化装置甲班凭借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表现,荣获全国“安康杯”竞赛活动“优胜班组”称号。

提技能  搭建“成长梯”

  “我今天分享的是装置反应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”2月13日23时,青年主操李闯正在进行“夜班小课堂”分享。

  为全面提升青年技能水平,班长朱俊会结合装置历史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过的设备故障、工艺波动、物料泄漏等问题,不定期组织青年员工们以“夜班小课堂”和“头脑风暴”桌面推演的形式,进行假想事故场景模拟和推演讨论,通过现场随机提问等环节,激发青年员工学习热情。“这种学习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同类生产异常经验,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底气就足了。”青年员工王聪拿着“夜班小课堂”上的笔记如获至宝。

  此外,班组还组织编制和完成了17份SOP操作卡片、5个标准操作视频,常态化组织班组员工相互提问抽查关键工艺参数,帮助员工加深对重要操作的理解。

控风险  织就“保护网”

  “近期南京大降温,大家巡检的时候多穿些衣服,要重点关注现场蒸汽及循环水长排,防止冻堵,别出什么岔子。”2月6日,朱俊在班前会上提醒班组员工们。

  针对冬季易冻堵等安全生产难点,该班组推出低温天气下的“看、保、活、查、记”五步闭环巡检法。一“看”保温防护,全面检查管线、仪表保温层完整性,重点排查弯头和法兰连接处等薄弱环节;二“保”水流畅通,极端低温天气下,装置会对循环水、消防水系统导淋进行长排水,通过持续水流形成动态防冻保护;三激“活”管线,对污水线、送酸线等没有保温伴热的管线进行激活,避免在极寒天气下管线出现冻堵;四“排查”隐患,对相同或类似位置开展举一反三排查,系统性消除潜在风险;五“记”整改闭环,通过开项管理系统及时上传发现的问题,形成“发现-整改-验收”全过程追溯。在标准化流程与数字化管理的结合下,有效杜绝了表面化巡检,使冬季防冻堵工作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。

查隐患  构建“防护盾

  一次夜班,班长朱俊巡检到润滑油雾总站时,发现设备声音异常,结合现场排查和中控数据比对,迅速揪出“元凶”,保证了装置的安稳运行。 

  “班长,你耳朵太灵了,这么细微的差别都能听出来!” 班组青年员工刘媛媛向朱俊竖起了大拇指。

  “隐患排查也有技巧,得对装置多了解多掌握,知道哪里是‘关节眼儿’,才能揪出‘病灶’。”凭借多年工作经验,班长朱俊带领班组青年员工归纳总结出装置开停车、检维修、冬季跑冒滴漏风险清单,指导班组员工在特定阶段对特定区域重点排查。同时,结合装置腐蚀分布图,自主开展防腐蚀培训,提升员工对装置腐蚀高风险点的认识,帮助大家在日常巡检过程中有的放矢,更高质量落实现场巡检工作。

  2024年以来,该班组通过HSE开项管理系统发现上报安全隐患430余条,参与率100%。

聚合力  筑牢“防火墙”

  2月8日,王聪行走在装置区,用随身携带的LDAR检测仪,对自己网格区域内的管线、法兰进行气体泄漏检测。这一幕正是班组网格化管理的生动缩影——通过责任到人、全员参与的机制,将安全生产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角落,把潜在的安全环保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
“以前干活,大家分工不细,很多事容易重复做或者没人做,效率不高。现在实施了网格化管理,就像把班组的工作区域划分成了一个个小格子,每个格子都有专人负责 ,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。”朱俊说道。该班组实行安全环保管理网格负责制,将装置细分为9个物理网格,每个网格有明确的责任人,并设置班组安全员、消防员、劳动保护检查员等角色,定时性开展异味排查、5S巡查、LDAR检测、季节性专项检查,全方位保障生产活动的安全有序,推动HSE体系管理“最后一公里”落实落地。


信息来源: 
2025-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