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汝斌:外管“听诊把脉”大行家

    这片区域对于丁汝斌来说太过熟悉,每一条管线都像是他身体内的脉络。在现场,他经常弯着腰掀开外管阀门盖板,蹲着像老中医一样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,仔细检查着管线“健康”。

找准“病灶”  坚守资源“效益线”

  2024年初,公司外管老化问题愈发严峻,管线腐蚀事件频发,外管自用损失率居高不下。面对挑战,丁汝斌没有退缩,“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,就是从根源上入手!”他痛下决心,精准施治。

  “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,不解决问题就会带来更多麻烦。”作为拥有二十多年经验的“老将”,丁汝斌迅速把握住核心问题,提出并实施多项针对性措施,更换腐蚀严重的管线,强化查漏手段,严格消漏时限,提高运行稳定性。通过6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与奋斗,丁汝斌对公司所有厂际用水点、一级计量点进行逐一排查,绘制公司各厂一级用水接入点及计量点图,梳理和完善公司用水情况,使外管自用损失率降低至3.664%。

深挖“病根”  保障公司“生命线”

  总长172公里的外管管线,是公司稳定运行的“命脉”,承载着为各生产装置源源不断供应“血液”的重要任务。“守住这条‘生命线’,就是守住了公司的根本。”丁汝斌对第一次轮岗到外管班学习的青年员工们讲解。

  2024年11月21日清晨,这位“外管医生”来到湛水路外管进行巡查,发现大维副线014柱区域草坪反光异常,少部分污水已至路面,“不好!这黑水明显是生产污水,流入前方撇洪沟会造成污染。”丁汝斌不敢怠慢,按照“三步处置法”,先向厂调度汇报情况,协同外管班用防汛沙袋构筑围堰封闭污水“去路”,以防形势进一步恶化,继而跟随水迹巡查根源。经过处理,有效防止了污水流入撇洪沟,避免了一起环保事件。正是这种“不遗漏一条管线,不放过一处渗漏”的严谨态度,让丁汝斌2024年全年发现并处置异常近100余次,不断“根治”外管问题,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。

对症“下药”  拉紧现场“警戒线”

  “证件不齐!停止作业!”丁汝斌紧皱眉头,在火炬气作业区门口叫停了施工单位的现场工作,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未按规定放置证件的人员进行批评考核。

  2024年以来,丁汝斌策划并组织多次上水、下水、污水压力管线应急演练以及桌面推演活动,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。同时,他积极提报隐患并推动整改,全年共提报隐患138项,合理化建议20余条,其中3项荣获厂级优秀合理化建议奖,位居水厂全员第一名。除此之外,丁汝斌积极组织隐患排查和异味点消除工作,全年共排查并处理隐患、异味点各100余处。梅雨季节,丁汝斌带领外管班积极应对,加大巡检力度,处理多起突发情况,他潜移默化地将安全环保意识根植每位员工心中,化作日常工作的行动准则。

培育“新苗”  扣实人才“保卫线”

  “技能传承不是复制,而是迭代。”丁汝斌在工作室首期例会上的这句话,激励着团队不断突破。2025年初,丁汝斌党建创新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。丁汝斌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,持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,开展导师带徒、经验分享、技术沙龙等个性化培训活动,运行班组的年轻人利用休息时间来到现场摸索外管线路,丁汝斌不厌其烦,将宝贵经验倾囊相授。

  “年轻人就应该敢与强者比,敢向高处攀,敢跟快的赛。”这是丁汝斌挂在嘴边的话。该车间青年操作工印月在他的耐心指导下,将外管八张图纸全部高质量绘画完成,较老图纸更为准确,为后期外管消漏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。工作室青年员工在外管隐患排查中“多点开花”,根据不同季节、不同光照的情况,对裸露在外的污水压力管线彻底摸排,并通过各段管线长度以及管径大小科学分配为三个整改阶段,通过涂刷防晒漆处理这一隐患。“工作室将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,成为学习型、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。”丁汝斌说。

记者手记:

  二十年的坚守,二十年的专注。丁汝斌用一份执着、一份责任,一直将自己坚守的岗位当作奋斗的沃土。他不仅是技术的能手,更是引领团队突破重围、保卫生产安全的强大后盾。如今的他,依然站在生产一线,奋勇前行,成为了同事们心中不可替代的榜样。

同事眼中的他:

  “每次遇到问题,丁汝斌总是先到现场,带领我们一步步分析解决问题。他对工艺流程熟悉到极致,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他也能精准把握。”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 段长龙

  “每次与他共事,我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,他把专业性与责任心结合得淋漓尽致。这样的同事,既让人敬佩又能让我们从他身上学到许多。”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 胡富琴


信息来源: 
2025-04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