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书籍中深挖真理,从实战中累积经验,为将公司末端环保装置开稳开好,他以图纸为盾、以数据为矛,在工艺细节中精雕匠心。2024年他荣获了“公司标兵”的荣誉称号。
“可得把这装置吃透学会”
“别看咱们芳烃厂2#硫黄回收装置对比别的车间装置是小了不少,但咱们这儿可是全厂乃至全公司多套装置‘安环保障的最终站台’!”2019年刚入职的夏裴文听着老师傅满眼认真地说道,心中升起了一股敬畏之情。
“我当时就想着,可得把这装置吃透学会。”于是,为了能够快速熟练掌握装置的点点滴滴,夏裴文便常捧着流程图奔赴装置现场,一根根、一段段地定位设备和调节阀的位置。他结合着DCS系统上的各项数据,和多年来记录的工艺技术规程笔记,将三维的装置巧变成多张二维的平面分布图。不到半年的时间,他就完成了一张张通俗易懂的“多功能图纸”。
每当有员工遇到不懂的难题时,即便手头再忙,他也会找时间将图纸抽出,比对着难题,一点点儿地帮他们解答案。“总得为咱车间的延续积累下更多的人才呀,越多人吃得越透,这装置不就开得更稳当了。”夏裴文拍了下大腿,笑眯眯的眼眸中闪烁着对装置未来的希望。
“实战是积累经验的唯一途径”
“实战是积累经验的唯一途径,会让人对装置的理解有一个质的飞跃。”在2022年装置大检修期间,圆满完成了硫黄回收装置3台炉子一次成功点火的夏裴文感慨万千。也正因如此,在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开车后,他便踊跃投身到3#硫黄回收装置的项目建设当中。
3#装置相比2#,工艺系列更多,流程更复杂。因此,对于时任班组长的夏裴文来说,一切都得摸索着来。试生产方案、机泵单试方案、两规一卡等相关文件的编制任务一个个涌来,到现场熟悉新装置流程、检查有无设计缺陷、比对现场抠细节等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。“吃饭的点儿都过了这么久了,夏班长又没回来,他这天天饭凉了从现场赶回来,扒拉两口就走也不是个事儿啊。”同一班组里的老师傅正说着,脸上闪烁着汗光的夏裴文便风尘仆仆但仍旧微微含笑地赶了回来,裤腿袖子上刮擦得黢黑。
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,在2024年底,硫黄单元酸性气切断阀需要更换填料时,他才会在第一时间想出“热停更换”的好点子,首次实现了装置燃烧炉在热停情况下,对切断阀的顺利更换,极大缩短了装置一次性开停车的时间。
“找优化锚点眼睛必须得尖”
随着3#硫黄回收装置开车,公司的液氨产品产量增加了不少,然而液氨的去向却成了问题。“大家可以积极主动一点,有什么好点子都可以提出来。”为了顺利解决这一难题,车间主任王猛在办公室里组织大家进行头脑风暴。
年纪轻轻,但经验老道的夏裴文第一时间拿出了2#、3#两套硫黄回收装置的PID图纸,仔细地查看着各个管线的流动去向。凭借着对两套装置的熟练程度,他立刻就发现了“优化锚点”——可以通过2#硫黄回收装置液氨去电厂管线,将3#装置产出的液氨转移至2#装置,多余的合格液氨产品还可以进行装车外销。“既能解决液氨产品平衡问题,又不至于消耗过多成本,确实是个难得的好方案啊,还是小夏你眼睛尖!”车间主任王猛看着手中的方案满意地说道,夏裴文扬起了一个谦虚中又带着几分骄傲的笑脸。
博学、勤干、有担当,这是同事们对他的普遍印象,也是他为人为工的行事标准。时任车间生产主管的夏裴文为了装置的安全环保达标排放,便又打起了脱臭系统的主意。“脱臭系统一直开不起来,排放气氨含量便会居高不下。”为此,夏裴文鼓动车间全员一起开动脑筋,经过几番尝试下,最终维持住脱臭灌的液位和压力,成功解决了312酸水罐罐顶气排火炬带氨难题。
“不论身在哪个岗位,既然肩负起了这份责任,就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担当。”夏裴文迈着铿锵有力步伐,在维稳向好的道路上渐行渐远。
记者手记:
入职才五年多的时间,夏裴文从硫黄回收装置副操一路干到了芳烃厂生产技术室生产主管,这其中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。这次采访夏主管,更是能够从他永远含着笑意的眼眸里,直观感受到他对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责任心,这为他的成长打下了深厚的基础。
同事眼中的他:
他总是精神饱满、笑容满面,每次看到他努力工作的场景,我也会觉得全身充满了干劲儿。 —— 宋 顶
装置开停车期间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,就像时钟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歇,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。 —— 朱 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