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跃进:从三尺讲台到管廊深处

      2025年是他入党的第20年,从大专生到装置的“主治医生”,从人民教师到工艺主任师,张跃进用初心与匠心书写人生的多种可能,用“公司标兵”的荣誉称号续写党员风采。

精心守护  装置无忧

  1992年,从学校有机化工专业毕业后,张跃进被分配到扬子技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,负责带毕业班学生,一教就是八年半。

  2000年起,公司开始二轮乙烯改造,张跃进2000年底调入塑料厂,参与新装置2PE的开车准备工作,重点负责原料精制单元的吹扫、置换等。为尽可能减少进釜物料微量杂质含量、最大限度地减少开车时的静电,他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。2002年8月24日,2PE装置一次开车成功,生产出合格的聚乙烯产品,创下了国内同类装置原始开车的最好纪录。“开车后要时刻关注装置情况,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。”张跃进回忆。

  开车后不久,一天巡检时,张跃进发现现场管线出现泄漏现象。当时有人建议直接将漏点带压堵住继续运行,待装置停车后再消漏。本着“安全第一”的理念,张跃进严肃地说:“不行,安全隐患治理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,必须立即停车处理,彻底消漏后再开车。”随即他汇报车间组织停车,经倒料、吹扫、矿物油冲洗、再吹扫置换等工艺处理合格后进行动火消漏,消除了安全隐患。

  他不仅用心守护公司装置,还热心帮助兄弟企业。去年8月份,他被点名邀请加入集团公司组织的海南炼化开车小组。近年,还多次为独山子石化、镇海炼化、浙江石化、兰州石化、中安公司等国内同类装置提供过技术支持。

创新攻关  技术引领

  “张老师,阀门开度一直变大,请快来看看。” 1月初的一个下午, 2PE装置丁班班长马骏通过对讲机紧急报告。原来是催化剂进入反应器时压差持续升高,催化剂携带气阀门开度也在不断变大。

  张跃进查看了DCS上的相关参数,判断是系统存在堵塞现象,严重时会造成装置非计划停车。于是,他及时组织班组员工对常规易堵位置进行排查消漏,之后反应恢复正常。没过几天,装置先后几次仍会缓慢地出现相似情况,针对这一异常,张跃进没有闭门造车,而是与催化剂厂家、中原石化等同行进行沟通交流,查找问题根源,横向比对总结,短短一周就让装置恢复了正常运行,处理后催化剂泵出口压力、催化剂进釜压差情况达装置历史最好水平。

  张跃进带领攻关小组突破瓶颈,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升级。通过优化相关参数等措施,实现尾气深冷设施的长周期稳定运行,年增效约400万元; 2024年,2PE高熔指产品产量4.7万吨,同比增长1.2万吨,增效600万元。

桃李芬芳  匠心传承

  在聚乙烯车间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就是“问张老师,他准行。”无论是青年员工遇到疑难瓶颈,还是装置面临棘手问题,张跃进总能为大家解答。“好像在课堂听老师讲课,有的知识点师傅讲完后我一下子就有兴趣了,听一遍就忘不了。”2023年入职的外操郑伟说。

  从2005年起,张跃进就多次参加气相法聚乙烯装置国家题库的编制和修订工作,在装置中主导2PE装置题库编写,还根据实际情况修订装置SOP和上岗题库,完善应急处置预案,许多他带过的学生都已走上管理岗位。在他和同事们的培训辅导下,车间在中国石化聚乙烯工种竞赛中获得2金1银1铜的好成绩。

  国家优秀QC成果、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、公司优秀员工和优秀教育培训工作者、塑料厂优秀党员和优秀员工……一张张证书记录着张跃进的“标兵之路”。

  用师者之心传道,以工匠之魄守业。当2PE装置在月光下泛起银辉,这位“老教师”依然攥着对讲机,在管廊间步步丈量。

记者手记:

  深深钦佩张老师对工艺流程的精通,每一个小知识点他都能掰开揉碎了讲,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人能够很快听懂专业上的事情。从他的娓娓道来中,回望他大半生的经历,有精彩,有难忘,更多的是看到了他对每一件小事都坚持钻研的初心与匠心。

同事眼中的他:

  他以高度责任感投入工作,在安全生产、工艺管理、创效增效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中表现优异,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           —— 阙正波

  张老师技艺精湛、经验深厚又乐于教导,他就像行走的百宝箱,无论多棘手的难题、经他点拨必能迎刃而解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 倪璟怡


信息来源: 
2025-04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