阚钢是同事们眼中的“拼命三郎”。他常说,“我的战场不在办公室,而在现场每一台设备上。”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,到装置设备的“全科医生”,橡胶厂设备管理室主任阚钢像块磁铁般粘在装置区,用青春与汗水在橡胶厂默默耕耘20载。
设备管理的“金石工”
刚回归公司时,橡胶厂设备、工程、物资等业务管理流程发生了重大变化,且专业管理基础薄弱,与各兄弟单位存在较大差距。作为该厂设备专业管理负责人,阚钢深刻理解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的意义,他围绕设备管理核心任务,在厂里组织开展设备技术文档完善工作。
“设备基础管理是生产的命根子,咱们把业务管理流程、设备技术文档好好捋一捋,一个参数都不能错!”一大早,阚钢就召集设备管理人员叮嘱道。
说干就干,那一阵子,文件堆积如山,他办公室里那盏长明灯成了橡胶厂最醒目的坐标。
“阚主任,这么多资料,啥时候是个头啊?”科室员工陈谱揉着熬红的眼睛问道。阚钢笑着拍拍他的肩膀:“再坚持坚持,咱现在多费点心思,以后工作就能有据可依,办事效率就更高了。”
就这样,经过几个月不分昼夜的努力,他们顺利打通了备品备件、低值易耗、物料消耗的采购、领用流程,成功完成了ERP成本中心调整,创建整理1307台设备基础文档,修订发布211条装置预防性维修策略,拟定该厂现场润滑油管理方案、射流清洗标准化手册等,为设备管理工作绘制了精准“蓝图”,并在2024年公司年度岗检暨HSE大检查中,取得设备完整性体系第一名的好成绩。
现场管理的“细节控”
阚钢事无巨细,在他的管理理念中,“差不多”就是“差很多”。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细致,让该厂现场管理大幅提升。
目前公司使用的盘扣脚手架搭配防坠器使用的方式,虽然降低了攀爬过程坠落风险,但外部直爬梯仍然存在较大风险。“是否存在改进空间?”他积极调研国内外先进经验,实地考察兄弟单位后,创新性提出将脚手架外部直爬梯改为盘扣式脚手架内爬梯。
“内爬梯自带护笼,且斜‘之’字型设计比垂直梯坡度更缓,能为施工人员提供稳定的攀爬环境。”阚钢将这个想法向厂里报告,得到厂领导的充分认可后,他迅速组织编制并发布了《橡胶厂脚手架成品金属梯使用管理要求》,在厂里进行全面推广。为确保执行到位,他化身“监工头”每日到现场检查脚手架搭建,并对承包商单位进行专项培训,使高空作业安全水平显著提升。
薪火相传的“领路人”
近几年,随着该厂设备人员的更迭,设备系统来了许多青年员工,望着清一色的年轻面孔,如何带好这些“新晋”设备员,成了他的心头大事。
一次,丁苯装置压缩机入口管线出现堵塞,负荷达不到工艺要求,操作人员停机疏通后,负荷依然居高不下。青年设备员王彪急得满头大汗,对压缩机从头到尾进行仔细排查,仍一无所获。
“小王,设备是会‘说话’的,现场异常判断,要结合异常现象和设备原理从根本上去分析。”阚钢向王彪分享排查经验,说罢,便用手指着循环液管线上的压力表,“看看,这指针的摆动,便是设备在‘喊疼’,告诉我们这里出现了异常。”经过拆检,果然发现压缩机循环液流道被堵塞。“阚主任的眼睛,比X光机还毒。”王彪感慨道。他这种“理论+实操”式的教学方法,让厂里的年轻人得到了快速的锻炼和成长。
“年轻人要把功夫下在现场。”阚钢经常这样教导大家。在现场,经常能看见他带着几位小徒弟穿梭在钢铁丛林之间,手把手教他们学习设备原理,当发现设备腐蚀时,耐心分析原因、寻找对策。在他的指导下,几位年轻人完成了全厂3324根小接管及599条管道保温层下的腐蚀排查,成功揪出并整治隐患7项,为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