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杰庆:王者无“杰”径

      一个胖胖的身影,拎着加油桶,熟练地进入风机房中。这位被同事们亲切称为“小胖”的90后青年,短短两年便从操作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副班长,不久前又获评“2024年度扬子石化杰出青年岗位能手”。

奋进书写成长路

  “装置区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涨经验值。”2019年8月,从扬巴公司和燕山石化学习结束的王杰庆,投身于塑料厂EVA装置的建设攻坚中,师傅秦智的谆谆教诲让他铭记于心。

  白天,他跟着团队扎根装置现场,穿梭于管线设备之间辨识风险。晚上,他在宿舍挑灯夜读,对照PID图纸反复梳理流程脉络。在师傅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,这个装置“新兵”迅速成长,在“三查四定”工作中,他以高度的责任心累计查出问题100余项,并全程跟踪,推动整改完成率实现100%闭环。

  2020年装置进入生产准备阶段,王杰庆配合班长完成了吹扫气密工作,为原料的引入以及压缩机的试车奠定了基础。物料引入后,王杰庆又主动承担起引发剂系统冲洗净化任务。清洗过程艰难而又漫长,他回忆道:“系统堵塞问题反复出现,刚疏通完下游管线,上游又堵了,每片滤网一天都要拆装清理好几次。”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早出晚归,引发剂系统达到了投产使用标准,为装置顺利开车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责任铸就守护者

  2024年3月,装置消缺完准备开车,王杰庆左脚骨裂尚未痊愈,但执意坚守在中控室,“装置开车在即,班组又缺乏人手,我腿脚不便,去不了现场,但在中控室指挥没问题。”面对同事的关心他说道。DCS屏幕前,他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每一个参数变化,每一条曲线的走势,时不时地发出指令,指挥着现场的操作。对他而言,装置就是家,而自己,永远是那个警觉的“守护者”。

  这份警觉,曾让王杰庆在一次巡检中敏锐捕捉到“四合一”检测仪的异常波动。尽管数值未达到报警阈值,但“安全无小事”的信念驱使着他立刻行动。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,后背的工作服早已湿透,他沿着一次机周围十余根30米长的管线逐一排查。一小时后,他的指尖终于停在压差计引压管线螺纹连接处,微小的泄漏点正悄然释放。经仪表人员的专业处理,一场潜在事故被扼杀在萌芽中。

言传身教带班组

  “突发造粒停机,要注意什么?”“查看联锁原因,判断是否能够立即启机。”面对徒弟陈昊东的正确回答,王杰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这得益于班组每月雷打不动的“应急小课堂”,让他们对装置异常处置操作了然于胸。2024年那次挤出机急停的异常中,师徒二人仅用4分钟便完成了检查确认、系统复位、重启操作,成功化解了造粒停车危机。“多亏了师傅平时的严格要求,关键时刻才能这么稳。”那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战陈昊东至今仍记忆犹新。

  作为副班长,王杰庆深知团队成长的重要性,他总是笑着招呼大家:“走,去现场看看。”带着班组成员巩固装置流程,还设置“排行榜”督促他们检查有无跑冒滴漏。2024年,班组接连获得了5次“优胜班组”称号。 

同事眼中的他:

  王杰庆做事认真负责,踏实肯干,从不敷衍了事,遇到突发情况,哪怕是深夜加班,他也毫无怨言随叫随到,投身到应急处置中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 董乾乾

   在班组里,王杰庆像是一剂“润滑剂”,总能巧妙化解矛盾,调和氛围。整个班组在他的影响下变得团结友善,充满凝聚力。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 陈新殿


信息来源: 
2025-07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