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让我看看你的作业票。”“安全帽的带子再紧一点。”这位在现场不断“唠叨”的人,就是烯烃厂丁二烯车间的安全员王岩。从一线操作工到车间安全员,他始终兢兢业业。
作业现场的“盯梢人”
在安全行为规范上,烯烃厂丁二烯车间的安全员王岩特别擅长“找茬”,这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。自从担任安全员以来,他每天都会比其他人早到一会儿,晚走一会儿, 用自己的“盯梢”守护装置的安全。“焊接作业的接火盆呢?没有就不能动火作业。布控球打开了吗?有没有对准作业平台?”这就是王岩在现场“找茬”的声音,直到所有问题都整改完毕,他才放心离开。
在3#丁二烯拆除前的工艺处置现场,塔盘拆除吊装作业正在进行。一位施工人员误进入吊装作业区域,一直“盯”着施工作业的王岩立即要求其马上离开。随后,他发现施工人员的违章根源是监护人员履职不到位,围栏未封好。他立即与监护人员沟通,消除了安全隐患。“安全员肩负的是责任,严字当头是准则!只要能守护现场安全,防患于未然,我这‘黑脸包公’就当得值。”这是王岩始终坚守的原则。
消除隐患的“有心人”
在装置现场,总能看到王岩拿着便携式VOCs报警仪,对着管线上法兰导淋进行检测查漏。一次路过VOCs处理装置附近,他注意到报警仪上略微上升的数值。“一定是哪里存在异常。”于是,他提高警觉,在现场仔细查找。VOCs处理装置旁FA-1117罐正在进行化学品添加,他走近后,检测仪数值不断上升。“难道是添加化学品过程使数值升高吗?”王岩有些疑惑,并没有做出肯定判断。过了一会,他又来复测一遍,检测数值并不高。“引起VOCs数值高不是添加化学品造成的,难道是VOCs处理装置因气温高吸附气量大,活性炭功效不足,导致检测数值高?”他仔细查找,最终发现装置排口检测数值高。于是,他立即上报车间,对活性炭进行了更换,保障了装置稳定运行。
“多走走,多测测,做个‘有心人’,总能发现隐患。”这句话背后,体现了他的高度责任感,也成为他消除隐患的“法宝”。
员工培训的“热心人”
在副班学习上,青年员工穆永茂正在学习佩戴空气呼吸器。他戴上面罩,连接了气瓶呼吸阀,但呼吸阀却怎么也吸不开。王岩快步走上前,将穆永茂的面罩带轻轻向上一拉,呼吸阀瞬间打开。他说:“你刚才少做了一步,戴面罩后未试漏。你脸瘦,漏气量大,无法形成初期负压,拉紧就行了。”
每周应急预案演练时,他都会带领班组从预案熟悉程度、人员劳保防护、现场警戒救援等方面认真分析,他常说:“演练不是演戏,要认真走好每一步,总结不足,不断提高。”
工贵其久,业贵其专。王岩心中始终装着安全,想着安全,时刻保持工作热情。他用实际行动当好安全生产的“护航者”,为车间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。
同事眼中的他:
他秉承学无止境的理念,遇到难题总是主动向老师傅请教,与大家一同攻关解决,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。 —— 安媛媛
从岗位操作工到车间安全员,虽然角色变了,但责任心不变。他每天紧盯现场,严把作业标准,为丁二烯装置安全管理尽心尽责。
—— 郑兆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