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夜,炉顶平台上周延宁手持测温仪穿梭在管道丛林间。时针已划过零点,周延宁这才在巡检仪上放心关闭最后一个巡检点。这是周延宁夜班的第二次巡检工作,他身后锅炉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声,仿佛在鸣谢这位“锅炉卫士”的用心守护。
2000年,从部队转业来到热电厂,周延宁秉承了军人作风,在锅炉装置默默践行“严细实恒”的工作作风,先后被评选为“2024年度公司安环行者”“2024年度公司标兵”。
管道丛中的巡检专家
“做事认真的人,在任何岗位中都能脱颖而出!”提到周延宁,运行乙班班长胡孝明不禁赞许。
周延宁把军人的“高标准、严要求”带进了锅炉装置:干一件事就得成一件事。同事们都说他身上有股“魔怔劲儿”:不是在现场,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。
“对现场摸得透,心里才踏实。”他总这么说。
锅炉的外操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,巡检则是周延宁最重要的任务之一。用巡检仪打点并不是周延宁巡检的目的,他会根据当天的巡检路线和设备运行情况,动态调整巡检重点。巡检时,他的手电筒比谁都亮,时而蹲下看管道接口,时而踮脚查阀门状态,像是一台移动的“精密检验仪”,仔细看、认真听、用心摸已成为他的工作习惯。
也许有人不理解:“巡检不就是走走看看吗?有什么难度?”周延宁不认同这个观点:“这可是技术活!得用眼睛看、耳朵听、手心摸,缺了细心、耐心、责任心,锅炉随时可能‘闹脾气’。”
较真的“隐患捕手”
时至今日,周延宁仍然记得自己刚进厂时,在油泵房岗位上遇到的“大场面”。那是在切水时,因为自己巡检观察不到位,导致燃料油进入了污水,这一次失误,至今还在周延宁脑子里“敲警钟”。
“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。”周延宁说。紧急时刻,是师傅的果断处置,才避免了燃料油外溢的事故。事后,师傅告诉他,做锅炉外操要用心,遇到问题要冷静判断,果断处置。师傅的教导让周延宁做出了改变,“用心”二字成为他不变的追求。
2024年11月26日,周延宁在巡检过程中走到02号锅炉炉顶附近,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区域是高风险点,距离巡检通道远,但周延宁并没有因此放松检查,他透过炉顶内部的众多管道和悬吊支架仔细观察。
突然,一丝若有若无的蒸汽飘了出来——这里可是超高温高压的“禁区”,蒸汽泄漏可不是闹着玩的!他眯着眼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,终于确定:蒸汽正从保温层里往外钻。确认泄漏情况后,装置随即安排炉组切换,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。
成为年度“安环行者”并非偶然,工作中无论大事小事,周延宁都一丝不苟,认真对待。这股子较真劲儿,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从哪儿来的:“就是觉得这些锅炉跟我亲,得护好它们。”
网格员的“鹰眼”时刻
除了锅炉外操员外,还有一个让周延宁倍加珍视的“头衔”——装置网格员。他觉得这是一份责任。在他眼里,现场的每块标识牌、每处保温棉,都藏着安全密码。他经常主动排查现场标识标牌张贴错误及缺失,积极参与装置的隐患排查工作,发现隐患和设备缺陷30余项,全部录入HSE开项系统并跟踪整改闭环。
在冬季一次夜班巡检中,周延宁行至锅炉水位计引压管路附近时,习惯性地检查着一处标识牌。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举动,意外地让他看到标识牌旁边,一条汽包水位计管线上覆盖的保温棉似乎有细微的松动,这让他心头一紧。
“伴热温度够不够?”这个念头瞬间闪过周延宁的脑海。经验告诉他,在如此低温下,任何伴热不良都可能引发仪表失灵,这绝不是小事!他立刻停下脚步,掏出随身携带的测温枪,数据显示管壁温度已低于防冻凝的最低要求值,仪表管正处于冰冻边缘。
周延宁没有丝毫犹豫,火速将情况精准汇报,在他持续的现场监视和沟通协调下,检维修人员以最快速度抵达,看到仪表管温度恢复正常后,周延宁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。
“心心在一艺,其艺必工;心心在一职,其职必举。”正是周延宁这种用心做事的态度,让他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。荣誉属于过去,周延宁依然在不懈的努力中沉淀,发光发热、追光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