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江苏武警某战斗班班长朱海波脱下心爱的橄榄绿,告别了嘹亮的军号声,转身走进了一个全新的“战场”——贮运厂火炬气回收作业区。军旅生涯赋予他的钢铁意志与坚韧品格,并未随军装封存,反而成了他人生新征途上最锋利的武器。
朱海波看着眼前林立的机泵、蜿蜒的管线,他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瞬间被点燃。“不懂就问,不会就学!”他成了班长身边最执着的“跟班”,一个接一个的问题,那股刨根问底的认真劲儿,班长常常被磨得直呼“招架不住”。
下班回家,客厅成了他的“沙盘”。他摊开儿子的水彩笔、作业本,一笔一画默画工艺流程图。灯光下,他眉头紧锁,指尖划过纸面,仿佛在复盘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部署。当夜班的困意袭来时,他招呼班组成员:“来来来,看我给大家表演一个绝活!”话音未落,一个干净利落的“鲤鱼打挺”便稳稳落地,引得众人拍手叫好,困意一扫而空。这份军人特有的自律与活力,悄然感染着班组的每一个人,他们见证了这位“新兵”如何在汗水和笑声中,迅速蜕变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。
2023年冬天,入职3年的朱海波就从一个“门外汉”被聘任为最年轻的班长。2024年2月,环氧乙烷贮运站因公司生产经营需要,暂时停车。习惯了快节奏、高强度工作的朱海波,骤然“闲”了下来。看着火炬气回收装置同事们忙碌的身影,他坐不住了,主动请缨:“领导,让我回火炬气学习吧!”。他如愿成为火炬气回收装置的一名新学徒。新年刚过,朱海波得知作业区新项目即将中交时,心急如焚,年味还未散尽,他便主动提前结束休假,风风火火赶回厂里,一头扎进新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中。“早一天熟悉,就能早一天派上用场!”他眼神坚定,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军营训练争分夺秒的日子。
“需要帮忙吗?”这句话几乎成了朱海波的口头禅。他在部队练就了一手修理小家电和生活用品的技能,他憨笑地说:“不能让手艺闲着。”同事的电瓶车半路抛锚,找他;办公室的门锁卡壳,找他;谁家小电器出了毛病,“找朱海波哎!”年轻的同事想跟他学手艺,他自费购买工具零件,倾囊相授,很快大家就都能上手了,于是火炬气回收作业区有了一个“学雷锋小组”。今年“学雷锋”活动,厂里专门为他的小组开了一个“门面”,为厂区职工和周边居民修理小家电、保养电瓶车,他又开始忙碌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