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用脚步丈量整个装置区,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台设备、每一道安全防线,荣获2024年度“公司标兵”称号,被评为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凌晨的装置现场,灯火通明。烯烃厂设备管理室主任谢启明身穿工装,伴着设备散发的热浪,正俯身查看着一台刚刚停下的压缩机。他目光专注,手中的工具敲击着螺栓发出清脆响声。身后,是夜色中轰鸣的装置。
守护设备的“一颗星斗”
一天,一套关键泵群突然在监测平台上出现了微弱报警。以往仅凭人工定期巡视,很可能会错过最佳处置时机。但这一次,根据泵群监测系统实时收集到的振动、温度等数据,谢启明带领设备员根据预警信息,及时发现了动设备的早期故障征兆。随即果断采取措施,避免了设备异常停机事件的发生。
谢启明带领团队创新建立“预防性维修+智能监测”双保险机制,每周制定并严格执行维修计划,推行智能检修管理平台运用,全年共提报约400条设备缺陷,实现设备隐患早发现、早处理。他们率先完成乙二醇尾气压缩机监测系统改造,利用智能数据及时识别和处置多台主设备故障征兆,有效避免重大异常,设备异常大幅降低,为装置平稳运行安全生产筑牢第一道防线。
效能攻坚的“一道星辉”
“谢主任,这台新换的蒸汽喷射泵用下来真省啊,真空表都快到历史新高了!”谢启明低头看了眼数据记录:“别光看表,还得观察泵的声音和波动,节能的同时,设备负荷和安全也不能放松。”他又拍了拍年轻设备员黄安福的肩膀:“等会儿一起去GB701NA现场,咱们再核一遍参数,别放过一点提升空间。”
谢启明以“能效提升、降本增效”为目标,精心组织乙烯装置E-GT/GB302N甲烷压缩机增设等多项技改项目,高效推进并全部成功投用。大力推广新型蒸汽喷射泵,有效提升E-GT501、E-GT1501透平设备真空度,单台机组SS消耗下降3-4吨/小时,节能降耗显著。对丁二烯压缩机实施专项特护,优化润滑油管理,减缓轴封泄漏,保障装置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。此外,谢启明集中力量开展裂解炉效能攻坚,全面排查并整治24处裂纹接管隐患,组织完成多项废锅及法兰等关键部件升级维修,采用新技术彻底疏通炉管内结垢,实现效率大幅提升,为生产装置“强身健体”。
言传身教的“一束星光”
每到周五傍晚,当别人都已下班回家,谢启明却准时出现在厂区的会议室。他推开门时,年轻的设备员们已经坐得整整齐齐,桌上摊开的是厚厚的讲义和训练卷。谢启明没有多余的开场白,直接进入主题:“今天咱们讲泵组的故障判断,重点注意几个容易混淆的参数……”
谢启明秉承“全员参管、人人尽责”理念,组织开展“防泄漏隐患排查”劳动竞赛,全年完成490余条管线涡流扫查,精准识别22条超20%减薄管线隐患,持续组织整改与复查;8000余个小接管细致排查,成功整治81项问题;100余条管线完成保温层下腐蚀排查,所有发现隐患当年闭环;主动消除3项高风险介质卡具,有效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,推动“人人都是设备管家”氛围蔚然成风。针对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需求,他利用“周末课堂+定制化考核”模式,坚持分动、静专业组织专业授课,融合企业法规、自编试卷、精准讲评、线上线下并行,使团队知识与技能双提升。在2024年公司设备管理业务竞赛中,谢启明荣获静设备专业一等奖及总冠军,全厂3人进入公司前十、更有青年员工获得动设备一等奖,形成以“传帮带”为核心的人才梯队。
有人说,石化企业的设备,最怕生病,要注重预防。而谢启明用坚守诠释着什么是“工匠精神”和责任担当——无论装置多么复杂,他总是想方设法用过硬的技术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;无论岗位如何变迁,他都自觉当好装置区那颗最亮的“启明星”。
记者手记:
在谢启明看来,设备管理不是哪个人的独角戏,而是一场需要智慧、经验与团队协作的群体戏。他用脚步、数据、制度和心血,在石化装置的轰鸣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价值答卷。而他的故事,也早已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同事,他们如谢启明一般,用默默的奉献守护着设备的安全与企业的发展。
同事眼中的他:
每次跟谢主任去现场巡查设备,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他非常仔细、认真,任何问题都不放过,直到解决。他的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是值得我学习的。 ——杜恒扣
谢主任不仅给我们年轻设备员讲解理论知识,而且传授管理经验,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,使我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受益匪浅。 ——黄安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