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、经营创效的基石。只有牢牢抓紧成本管控的“牛鼻子”,树牢“所有成本皆可控”理念,才能不断优化成本管理,实现效率与效益的“双提升”。
降低消耗,捂紧“钱袋子”。“三剂”辅材、公用工程消耗是成本管控的重点,为此,首先要加强末端治理,对装置内所有公用工程站梳理排查,坚决杜绝“跑冒滴漏”等问题;其次要学会精打细算,例如针对介质冷却后温度要求不严的,可以降低循环水开度,减少循环水用量等。对于闲置的设备设施,进一步完善修旧利废激励及考核机制,激发全员积极性,让资源循环利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。
对标先进,激发“内生力”。要多维度、多角度选取标杆对象,认清差距、找准方向,多措并举降低成本。对标先进,不能只是以整个装置的能耗去比较,要具体到设备能耗。同时,对于装置内单个设备能耗管理优秀的进行奖励、表彰,及时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起来。利用好信息化管理系统,以设备点检为抓手,统计分析设备故障产生原因,针对性采取维护措施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。深入开展劳动竞赛,围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、降低能耗物耗等主题,不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,营造“比学赶帮超”浓厚氛围。
优化工艺,挖掘“效益泉”。一方面,各装置要依托攻关平台,全面梳理影响本装置原料加工损失、氢耗、燃料气消耗等关键因素,找准痛点,针对性把脉开方,采取工艺优化措施实现降本增效,另一方面,各装置要联动起来,学会算大账,不能只算本装置的小账,要从公司全局成本出发,统一协调管理。相关部室要实时研判市场行情,及时调整原料采购与产品产出方案,并适时调整相关装置工艺参数,实现成本最优、效益最大化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