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扬子精神引领我们继续前行

——访原扬子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张直忠


   在扬子石化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,原扬子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张直忠接受了记者采访。忆当年,张直忠感慨万千,展未来,扬子前程似锦。他说,经过二十五年的努 力,扬子公司在前面五万建设大军和扬子人的不断拼搏下,把一个扬子变成现在两个扬子甚至三个扬子的规模。这是值得扬子人自豪和骄傲的,像我们现在虽然退下 来了,但感到非常欣慰。说起公司成立之初,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,一切从零开始的艰苦,当时负责公司生活后勤的张直忠感言——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艰难岁月 笑看今朝

 
   二十五年了,时间已过去很久。想当年,建设扬子确实很困难。当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成立的扬子公司,不光是经济困难,财政困难,而我们是贷款建设,更重 要是物资匮乏。当时什么都缺啊!扬子公司建设一波三折,中间经过停缓建和三次论证,确定扬子工程上马时,时间就变得非常紧迫。你想啊,扬子是1984年6 月1日开工,“87.7”就要建成投产,仅三年时间。所以时间很紧张,要求建设的速度很快。我大概算了一下,那时平均一年要进3000多人,当时我们没有 老厂作依托。那会儿建的几大乙烯,其他厂都有老厂作依托,当时公司成立时我们一点生活设施都没有,白手起家,原来这里是一片丘陵和河漫滩地,要在很短时间 建成一个大型企业是很难的。进了这么多人怎么办?当时叫我分管后勤工作,我是很担心的。因为进人太多太快了。这些人来了之后,首先是吃、住、行都是问题。 人来了,要住吧,最起码要有一个窝。当时却没有。怎么办?第一就是租民房。我们把5公里以内所有能够找到的民房全都租了下来。第二就是建过渡房。第三就是 加快永久住宅的设计和建设。我们当时主要采取这三种办法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。这里有很多插曲。我们很多同志来了之后,原以为起码有一个住处,来了之后却住 在租用的民房里。到夏天,一遇上雨天,那民房就漏呀。我记得当时一对夫妻都是技术骨干,一来就住在民房里。有天晚上下大雨,他跑来找我,我到他家一看,他 家里的盆、碗都用上了,全在接屋顶滴下的水。我一看这种情形,赶紧再重新找地方吧。当时,很多同志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渡过来的,很艰难。这是住。吃呢,也很 困难,厂区太大,人员分散,所以我们首先要抓食堂,解决职工吃的问题。建一个厂办一个食堂,建一个单位办一个食堂。第二就是解决副食。当时,我们差不多把 南京周边地区全跑遍了,特别是苏北的六合、洪泽、金湖、泰州、海安这些县我们都跑过,跟他们建立一种关系,请他们支持我们副食,签协议,等到我们出产品之 后,再支援地方经济建设。我们给职工发的副食大多就是通过这种渠道解决的。这是吃的方面。行相对比较好办。像我们领导干部都是从坐吉普车开始,职工上下班 全是最普通的大客车。那时,调来的同志素质较高,大家都愿意干一番事业。而我觉得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各级领导能够以身作则,带头吃苦。大家都吃一样的饭,在 大食堂就餐;都喝粗江水,当时没有自来水,喝的就是长江水沉淀之后的水。那时候,为了抢工期,说老实话,年三十我们都不回家,和职工一起吃年夜饭。所以, 应该说,在那段时间里,干部职工的情绪都很高涨,生活上很困难,但精神上却很充实。
  正当扬子乙烯工程建设如火如荼,开车准备工作紧锣密鼓之时,特别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。说起当年招兵买马,英雄共聚,热火朝天建扬子的壮观场面,当时分管扬子公司人事工作的张直忠直言——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求贤若渴 广纳人才

 
   三年之后,我从后勤转到分管人事工作。管人事,就是组建队伍。当时组建队伍这项任务最急。要人,人从哪里来?当时工厂的建设速度很快,马上就要开车,就 要生产,人在哪里?没有啊!可以说十万火急。那时,管生产开车的副经理天天逼着我要人。我想我得赶紧把人给他配齐呀,装置开车耽误不得。当时,我一年差不 多三分之一时间在外面出差,全国到处跑。招兵买马,到处要人。在当时,我们选调人员也确定了一些原则,第一就是年龄:专业技术干部在45岁以下,技术工人 40岁以下。因为专业技术人员年龄不能太大,没干几年,刚熟悉工作就退休了,这不行。但也不要太年轻,因为这时最缺的是技术骨干。第二既重视文凭更看重实 际本领和动手能力。我们是实打实的生产单位。第三就是特殊人才,给予特殊政策。我举个例子。当时,乙二醇装置就因为缺少专业人才开不起来。怎么办?后来经 过调查,发现燕山、辽化有这种专业人才。一打听,正好燕山有人要来扬子。我想,好啊,这不正是及时雨嘛。可这人当时过不来,因为他老婆是农村户口,南京不 能进。当时正在开领导小组会议,我就提出来,我说请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张耀华特批一个户口,把这个会开乙二醇的人的老婆调过来,这个特殊人才不就过来了嘛。 后来这人在乙二醇开车过程中还确实起了很好作用。所以,有些特殊的人才得采用特殊的方法来解决。比如徐国斌副总经理是从燕山调来的,当时燕山公司就是不 放,我连续三次跑燕山,经过多方协调、几经周折,终于调到扬子。当时从兰州来的大多是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上海这一带人,他们曾为支援大西北在外多年,都想 回到华东地区。这批人来了之后大多成为生产技术骨干,总体质量是保证的。经过努力,我们从兰州化学工业公司、兰州炼油厂、兰州石化机械厂一共调来了 2000多人,再加上从南化过来参加扬子筹建的2000多人,这两批加起来近5000人,这就是当时的基本力量。
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 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,扬子也在逐步从发展走向成熟。而伴随扬子从成功走向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、党建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在扬子成立二十五 周年之际又如何看待改革开放给扬子带来的生机和活力?曾担任公司党委书记的张直忠为此建言——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放眼未来  再创辉煌

 
   建厂初期,我们之所以能克服许多困难,现在想来,那就是我们的扬子精神在发挥作用。当时,公司党委刚成立,第一次党委会就确立了后来引领扬子人从一个辉 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的精神动力,就是“团结、拼搏、突破”的扬子精神。之后,我们每年经过调查研究都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年年不断。这种主题教育 坚持若干年之后,我们职工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。其他的文化建设,比如三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,三年一次的运动会,还有三年一次的技术大比武,每年一次的迎春 长跑,像这些活动,我觉得对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都有好处。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,我觉得要根据国家的形势和整个公司的具体情况。比如,那个时 候我们就特别关注职工的思想状况,坚持正面引导,以正面宣传为主,不道听途说,也不左顾右盼。所以,我们对各单位都提出一定要管好你们围墙里面的事情,管 好你们单位的人。1989年,我们提出的主题教育内容是:稳定思想、稳定队伍、稳定生产。在那个非常时期,这一教育内容确实起到比较好的作用。所以思想政 治工作要根据当时的形势,职工的思想状况来决定。现在的领导层他们做得都很好,在新形势下,我觉得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,要有创新。最关键一条, 就是领导同志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关于改革开放,应该说扬子石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,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扬子的建立。扬子公司是1978年底开始 谈的合同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开过不久。如果没有改革开放,谁都下不了这个决心。我们是借外债进行建设,没有改革开放,哪个敢借外债?只有改革开放以 后,大家思想解放了才敢下这个决心。当时,同时引进的还有大庆、齐鲁。后来因为资金出现了问题要停缓建,中间耽误了一段时间,我们是“躺”下来保管,齐鲁 是“竖”起来保管,我们比人家花的力气更大。不管怎么说,还是有一个好的结果。如果没有改革开放,就不会有扬子石化,更不会有扬子的今天。如果不是改革开 放,扬子的发展就没有这么快。我们经过两轮乙烯改造,现在乙烯增加到65万吨,芳烃、PTA都翻了一番多,炼油从300万吨发展到800万吨,一个扬子变 成了两个甚至三个扬子。如果不是改革开放,没有好的政策,能有这样的发展吗?扬子的今天应该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,只有改革开放了,人们的思想开阔了,与 外界的交流多了,才会有更好的发展。张直忠殷切希望,扬子石化今后还要继续解放思想,树立长远眼光,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发展得更好更快。


信息来源: 
2009-01-15